欢迎来到中永律师事务所!

欢迎您的咨询:+86-10-57058508

业务研究

Business research

“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的危害与建议

时间:2020年12月17日

近年来, 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件愈演愈烈。2020年6月山东省冠县农家女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一事,引起社会的广泛讨论。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的产生,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公共权力的监管力度的缺乏,加上公众对诚信意识的淡薄。冒名顶替上大学不仅仅是对社会教育公平的极大挑战,对宪法赋予公民教育权力的严重破坏,而且败坏了社会风气同时给被顶替者的身心健康、个人发展带来了极大改变。

一、“冒名上大学”涉嫌多种刑事犯罪

“冒名上大学”涉嫌多重犯罪。结合以往案例,不难发现要想冒名他人上大学,需要经历一系列的伪造、变造国家公文、证件、印章等行为,主要有:一、非法获取被冒名顶替者身份信息。二、更改顶替者户籍信息。三、获取被冒名顶替者学籍档案。四、拦截受害者录取通知书等多个环节。在这些过程中绝大多数情况涉及到权利滥用、权利寻租等违法乱纪情况,这对于建立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个极大的破坏。

“冒名上大学”涉嫌的犯罪主要有如下几点:

1、在顶替过程中使用了证件或公章,涉嫌犯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是指非法制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和信誉。冒名顶替者冒用他人姓名,伪造篡改个人资料,身份信息等,在这过程中必然需要使用一些虚假的国家印章、公文。用这些公文来证明自己的虚假身份信息。这就可能涉及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了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使用了伪造的身份证,涉嫌犯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罪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了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冒名顶替上大学,往往还涉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贪污腐败、滥权渎职、徇私舞弊等

关于滥权渎职,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冒名顶替上大学的社会危害性

1、极大破坏了教育公平

尽管近几年我国的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问题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在我国受历史原因、地理因素、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还存在着一定的不平等性。冒名顶替上大学更加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性。在一些冒名顶替的案例中不难发现,被冒名顶替者绝大多数是无法之情的普通人,他们通过自己的辛苦努力,想要用自己所学习的知识改变自家和家里人的命运,但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辛苦却换来的是别人的成功,自己十年的寒窗苦读却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当最终得知被冒名顶替之后只能感慨教育的不公,是冒名者毁掉了自己的事业。

2、践踏了社会诚信

诚实守信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优秀品质,不管是做人做事,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与认可,诚实守信的品质必不可少。冒名顶替他人上大学,破坏了社会诚信,败坏了社会风气。冒名顶替者在想要成功的冒用他人信息,必须借助一系列外部力量,这些帮助冒名顶替者的人在金钱、权利的诱惑之下,违背了社会公正,践踏了社会诚信,做出了违背良心的事。任何一个稍微有点社会良知的公民都应该鄙视他们,他们是社会的毒瘤,应该早日被彻底铲除。只有铲除这些社会的毒瘤才能有一个充满诚信的社会风气。

3、极大改变了被冒名顶替者的命运

被冒名顶替者多数是家在偏僻的乡村,没有任何社会背景的普通学生,他们只能通过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由于被冒用了个人信息,自己的辛苦努力换来的成果却被他人享用。自己的人生道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能走上另外一条本不属于自己的道路。被冒名顶替者在人生中最黄金的时代,被他人冒名顶替上了大学,本该接受更好的大学教育,有着更佳广阔的未来,但这一切的美好都被教育的不公平打破了。在社会的进展过程中,如果权利能被滥用,知识教育以及个人的不断努力就会显得微不足道。冒名顶替他人上大学,毁掉的不仅仅是被冒名顶替者的命运,一旦冒名顶替的欺骗行为被发现,冒名顶替者必将遭受他人唾弃,严重影响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未来的发展。

三、如何遏制冒名顶替现象

1、建立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

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是人与人沟通的基础,如果人与人在沟通交往过程中都能保持诚实守信,那么不仅仅能够扭转社会不诚信现象的发生,杜绝社会腐败,也能够促进社会教育的公平。针对发生的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可以在学校里大力开展诚信教育,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价值观。学生时代是处于对社会认知的关键时期,在学校开展诚信教育,能够避免学生沾染不良的社会风气。

2、科学合理的监督体系必不可少

每一个冒名顶替事件都存在着一定公权力的滥用,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权力监督体系必不可少。对于每个冒名顶替事件,需要相关监管部门认真查处,发现每个冒名顶替事件背后存在的不足,加大对涉及冒名顶替相关公职人员的处罚力度。对于涉及渎职或玩忽职守等相关职务犯罪以及其他可能涉及的刑事案件,应由专门的司法部门成立案件小组追究相关责任人刑事责任。此外,还要加强社会公众对冒名顶替事件的监督,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等多种媒体方式让社会公众有多种渠道向有关教育部门反映,防止冒名顶替事件的发生。

3、建立严格的学籍制度

冒名顶替事件的发生,和高校资格审查不严格有一定关系。在过去一些网络不发达的地方,学籍制度的管理还存在一些漏洞,这就给不法分子一些可乘之机,他们利用这些漏洞加之使用一些不正当的权利手段,篡改相关学籍信息,从而达到冒名顶替的目的。但随着信息网络的发达从2009年开始,相关学籍信息可以实现网上查找,所有高校的学生学籍信息,包括照片,入学时间等都可以实现网上查找。高校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加强审核,对于信息不全面又不能出具合理理由可以拒绝其入学。

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给社会公共带来严重负面影响。作为每一个有诚信的公民都应该严厉抵制这样的事件发生。这些现象的背后往往伴随着公权力的滥用,如何通过冒名顶替事件进一步加强对公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值得我们每个法律人深思。